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霍去病带兵出击匈奴的情节花了很大投资,李导力图再现整个画面的震撼与雄壮,据说本来元大boss想让苏云出演霍云起,便对霍云起的戏份追加了投资,不过苏云拒绝后,元大boss也没有撤回去。
还有霍云起与周围人物的关系也更为复杂,当然,霍云起本身个人的人物关系是比较单纯的,但奈何身处朝堂,就没有不深的水。当时原作者对这部分也描写的比较少,而李导也加重了权斗、宫斗的戏份,毕竟只有背景更复杂、更真实,人物的性格和作出的选择也才更能让人引起共鸣。
不得不说李导的眼光很不错,无论是各个阶段的对手戏,周熠和孙艺都演得很不错。很快到了苏云和周熠对手戏的部分,李导将这部分的戏集中安排在了一周拍完,总共不超过五幕,所有加起来的时长也不超过半个小时。
而这五幕就包括了当初试镜的三幕,另外还有两幕都是chuáng戏。试镜的三幕都很快就通过了,其中最后和王太后对手戏的一幕,饰演王太后的是个老戏骨,国宝级演员,将对韩嫣的不喜、对自己孩子恳求的无奈,多年身处帝王与窦太后、馆陶长公主之间微妙平衡位置却又要游刃有余的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老戏骨的带动下,苏云对韩嫣临死的一幕把握得更深刻了,对自己父母的愧悔恨,对自己恋人的不舍,对自己年纪轻轻未能一展宏图的不甘,但是他知道,他不得不死。
王太后想让他死,窦太后和馆陶长公主还有陈皇后更想让他死,他没有做什么罪不可恕的事情,可是他身入局中却还想保持自己的骄傲,便惹了许多人的眼。就连天子、王太后、馆陶长公主、陈皇后尚且不能如意地活着,他过得那样肆意,便是最大的错误。
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宫之中,人们看惯了卑微和奴性,看惯了隐忍和蛰伏,看惯了狠辣手段和歹毒心肠,就是最看不惯一个人在这深宫之中获得遂心如意、恣意快活,这是最无上的奢侈品,即使是帝王,都没有资格获得。
韩嫣知道自己必须得死,即使他出身侯门世家,即使他与天子关系密切,即使他罪不至死,这一切,都改变不了他的命运,在整个朝堂局势之下偌大的几股洪流之中,羽翼未丰的他是如此的弱小、不堪一击,而那些人,压根不会给他成长的时间。
韩嫣就这么死了,沈小南却感触良多。不管历史上汉武帝与韩嫣之间的感情到底如何,但是在原著中少年汉武却的确是对韩嫣一腔痴情,并运用了秘术希望能够借尸还魂,而他也一直是这么以为的。
不得不说,原作者是汉武x韩嫣cp一生推的铁粉无疑,脑dong大得借尸还魂证明汉武对韩嫣的痴情都觉得逻辑很顺,在他的想象中,历史曾有汉武思念李夫人招魂的例子,而汉武对韩嫣的感情必定是李夫人无法比的。
尤其在韩嫣死后,更因为死人是没法比的,原作者更是将韩嫣变成了汉武帝心中的白月光、朱砂痣。
不过就沈小南自己而言,觉得其中还是很复杂的,毕竟这篇文都是他写的,当初涉及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他还是查了许多资料的,最后还是觉得人心如海底针、不可琢磨,而一个过了上千年的千古帝王的心就更不可琢磨了。
在汉武帝才登基没多久,大概十七岁的时候就勾搭上了卫子夫,并将她带进了宫,可要说多喜欢也不见得,晾了一年多才想起来有这么号人。当时韩嫣还没有死,可以说,汉武帝对韩嫣是有感情的,但是他是帝王,从来不认为自己会属于谁,要对谁专一,他可能偏爱谁,但是不会纵容谁。
即使是后来的卫青、霍去病、李延年,他也都喜欢,可是也容易见弃,他无法付出全部,却在高高之上希望别人对他付出全部,到最后他才能知道,但求一人心,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即使他是帝王。
因为对角色人物有自己的了解,沈小南在演韩嫣这个角色时倒是信手拈来,李导表示十分满意,觉得这就是他想象中的韩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