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灵魂画手(上) > 18

18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再往前第一进,是个小小的山门连着个不大的院子,正中供奉着王灵官,四周大大小小雕有五百灵官。王灵官面对山门,额上火眼金睛,能辨识真伪,察看善恶。因此道教徒到宫观,进山门后首先要朝拜王灵官。院子的中间,种着一颗巨大的香樟树,枝繁叶茂,蔽日遮天。这进院子并没有房间,但四周都是围廊,围廊前面随意的摆着一些竹制的桌椅,平时经常有附近的老人,来这里喝茶聊天。

继续往前走,就走出了这个三进院子,院门正对着一条青石板路,路的两边往外各有一个五方左右的空地,两边空地都临河,空地的一面是三进院子,另一面各有宅院,青石板路悠悠向外延伸,这三进院子竟然就是路的尽头。抬头看,院门上挂了一处牌匾,上书“茅公观”,这一处小小的道观,俨然是吴山三茅观的缩小版。

这处道观位于江南小镇木泽,是江南众多水乡小镇中毫不起眼的一个,整个镇子,包括镇下面乡里的常住人口,才一万不到,镇上就一间学校,包括了小学、初中和高中,住在镇上的,也大多是一些老人和小孩,青壮年早已经出去打工。两个多月前,“茅公堂”换了观主,旧的观主去了据说去了云游四方。新来的观主,四五十岁,样貌清癯,一把漆黑的山羊胡,看起来道骨仙风。带着一个六岁左右,玉雪可爱的小道童。刚开始那大半个月,观里非常热闹,天天都有大妈大婶上门瞧新鲜,打听打听新观主的来历,揩揩小道童的油。终于,在小道童就要崩溃之前,瞧新鲜的热闹劲也过去了,虽然还是时不时有人上门,但也就是些正常的信众来上香,顺便唠嗑,算不上困扰。

这新来的观主和小道童,当然就是我们的小草谢涤初和他师父谢清玄了。

小草和谢清玄安顿下来之后,就过上了规律的学前生活。而从到茅公观的第一天起,谢清玄就再也没叫过“小草”,而是叫他涤初。没错,从现在开始,要叫他谢涤初了,他要上学了,要习惯谢涤初这个名字。

不过因为这里没有山,没有树,也没有田,所以谢涤初的规律生活也有不小的改变,早起的早课仍然是去师父房间讲经,然后去镇子另外一头的小菜市买菜,因为谢涤初长得太可爱了,菜场老板们经常会送他一把葱,一个番茄之类的,所以谢清玄带他买过一次菜之后,买菜的任务就是他的了。

买菜的途中,小涤初会碰到镇上其他的孩子,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好奇他的道士装束,碰到热情的孩子也会叫他一起玩,他慢慢的也能跟别的小孩搭上话了,虽然不算完全的融入了镇上孩子的生活,但至少也不显得很孤单。

午休起来后,仍然是写鬼画符的毛笔字和规整清秀的硬笔字。写完字之后,会沿着河道跑半个小时步,再扎马练臂力半小时,最后再练一小时的太极拳和太极剑。晚饭后会到三茅真君面前再做一小时的晚课。做完晚课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其实天才将将黑下来,在山上的时候,因为没有电,晚上其实也什么也干不了。在卫邑来之前,天一黑小草就差不多要准备睡觉了,卫邑来了,天黑下来之后,卫邑会小声的给小草讲一些他在书上看来的故事。现在住在了镇上,有了电,也就有了灯,小草在睡觉前,还会再看一两个小时的书。

小草,哦不,现在应该叫谢涤初了。谢涤初和师父谢清玄搬到小镇上,经过了头一个月兵荒马乱的生活后,在第二个月初好不容易和卫邑联系上了。谢涤初不但在信里讲述了自己新的生活环境,还委委屈屈的抱怨了自己被人揩油的经历。很快的,更适合在青石板路上运动的童鞋和学龄前儿童都会看的书籍,还有一个开通了3g网络的ipad,跟随着卫邑的信一起送到了谢涤初的手上。小涤初迫不及待的在卫邑信里的指引下,第一次和卫邑进行了视频通话,看到屏幕上卫邑清晰的面容,谢涤初显然被震惊了,他好奇又惊讶的样子,引得卫邑呵呵直笑,也驱散了两个小朋友离别的- yin -霾。两人喜滋滋的讲了大半个小时话,最后是在谢清玄的“咳咳”声中依依不舍的告别的。

此后的整个星期,谢涤初都心情巨好,不但很快的走出了大婶老奶们的咸猪手- yin -影,还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新书籍的学习,他现在在读的,就是一本叫《声律启蒙》的书,虽然这本书对于谢涤初来说,稍显稚嫩,他早已过了启蒙阶段,但是毕竟还没有看过这种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要求的书籍,一时也觉得万分有趣。

就这样,谢涤初的小镇生活平淡又充实的展开了,一年后,还差几个月才满七岁的谢涤初,在经常来观里和师父讨论古籍和哲学的小学校长的特许下,正式的开始了小学生活。

谢涤初的小道童装束在学校引来了其他同学好奇的窥视,不过幸好,小镇上的人还是比较淳朴的,大家虽然觉得这个小朋友和别的人不一样,也没有因此而产生孤立和欺负的念头,再加上谢涤初小朋友实在长得很可爱,皮肤白嫩----光这一点就和镇上的其他孩子有明显的区别,举止进退得宜,应答礼貌有度----跟镇上的野小子们更是天差地别,就连镇上的小姑娘,也没有他斯文。所以同学中的小子们总是爱在他面前讨好,姑娘们又都偷偷的关注他,悄悄学习他的行为举止。这也造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一旦谢涤初出现,他总能第一时间,莫名其妙的成为控制场面的人,而且同学之间有了什么矛盾,也都喜欢找他做仲裁,美其名曰,“你是同学中唯一穿制服的,不找你找谁?”

一开始的时候,谢涤初也不安了很久,很怕自己教坏了小伙伴,或者做出了错误的裁判。当卫邑知道他的这些烦恼之后,又找来了大量的法律方面的专业书籍,给他寄了过来(总感觉哪里不对的样子)。

谢清玄当时看到这些书也很是愣了一下,然后很不走心的在心里想,“这个- cao -作很风骚(没错,我们师父就是这样与时俱进与闷骚),一手抓法律,一手搞迷信。”

于是,谢涤初要读的书里面,又增加了一大类别,这些法律书专业到,镇上唯一的派出所里的民警同志,有时都会登门问他借书查资料。至于为什么警察叔叔会知道他有专业书籍,谁叫谢涤初的窗口就对着河边,他读书的声音又清脆响亮,再加上这些专业书真的很多,很是让他读了不少日子,也因此,在警察叔叔需要查询专业资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了“茅公观”。

“您好。”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