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敬重?”宁寿县主眉头蹙了蹙,露出了然之色。
“如此,公子莫非真如传言一般,游乎世外?”她意味深长道。
我说:“此乃公子之意,奴婢也无法左右。”
宁寿县主看着我,道:“听说你可为桓公子辅弼纾难,他对你可是甚为看重。”
我说:“公子仁厚,对身边近侍皆甚为看重。”
宁寿县主不置可否。
“你去吧。”她说,“将我方才言语告知大长公主便是。”
我应下,行了礼,退去。
第35章 皇后(上)
回到桓府,我将宁寿县主的话禀报大长公主。
“这是宁寿县主所言?”她讶然道。
我说:“正是。”
“豫章王未应许么?”她问。
我说:“豫章王不曾言明, 只教奴婢将礼物带回。”
大长公主沉吟, 少顷, 冷笑。
“这老狐狸,不过是在假装罢了。”她说, “却将女儿推到面前来。”
我道:“如此说来, 豫章王却是无妨了?”
“他不过见风使舵, 有甚可妨?”大长公主道, “不必管他。”
正说话间, 一名内侍拿着在外禀报,说桓鉴的妻子王氏送了帖子来,要呈与大长公主过目。
大长公主吩咐入内,待得看过,笑了起来。
“那边果然还要着急些,已有了消息。”她说着,将帖子递给我。
我接过看, 只见桓鉴府中的秋牡丹开了, 邀大长公主明日去赏花。帖中还说, 还有亲眷家的女眷一同观赏。
这帖子看上去甚是寻常, 但上回大长公主去谢暄府上时,以此事暗示, 谢氏众人皆久居官场, 岂有不明之理。
第二日, 大长公主妆扮一番, 仍旧带上去,乘着马车,如约去往昌邑侯府。
昌邑侯夫人王氏,与大长公主是姒娣。虽不住在一处,但平时素有来往。朝中虽禁绝游乐,但主要针对的是男人。各家女眷平日往来串门走动,仍是自如。
还未进门,王氏已经迎将出来。
“公主今日怎来得这么迟?”她行过了礼,笑道,“妾险些以为公主不来了,正要遣人去请。”